华团会长严学德于2025年8月7日,针对8月4日一名年仅2岁的华裔男童不幸跌入路旁下水道身亡的事件发表文告。
别让水沟变陷阱:一场悲剧的背后,是我们社会集体的沉默
近日,本地发生一宗令人痛心的悲剧。一名孩童因路边水沟盖被盗,意外坠落身亡。这起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幸事件,再次揭开了我们城市管理与社会责任的多重问题。
水沟盖失窃并不是新鲜事。多年来,不时都有媒体报道类似的案件:铁盖被偷、路人跌伤,甚至酿成死亡。但一次次的震惊过后,我们又很快归于平静,直到下一次悲剧重演。
这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市政管理的质疑:相关单位是否尽责巡查?设施维修是否跟得上?防盗设计是否足够?然而,在一味追问“谁负责”之前,我们是否也该问问自己: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没有尽到本分?
破坏者可恨,冷漠更可怕。
公共设施被破坏,多数人选择视而不见;看到有人偷铁盖,也许会感到不安,却没有举报;甚至有人为了蝇头小利,亲手拆下原本守护生命的盖子。
如果我们继续对破坏沉默,对隐患冷漠,对公物漠视,那么再多的维修与执法,也只是“事后补救”。
提升全民公民意识,刻不容缓。
这起悲剧提醒我们:维护公共安全,不应只是市议会、水利灌溉局等单位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是守护城市安全的一环。
从市政单位到普通家庭,从学校到社团,从宗教团体到企业,我们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群体,都应该扮演起觉醒者的角色。
我们应当从这起悲剧中真正学会:巡查不能松懈,设计要更严密;教育不容迟疑,觉醒必须全民参与。从政府单位到社团组织,从校园家庭到每一位市民,我们都必须在心中点起那盏责任的灯。
唯有当人人都能为公共安全挺身而出、将维护设施视为己任、对破坏行为敢于说“不”,这座城市,才不再布满隐形陷阱。
别再让一块水沟盖,成为夺命的陷阱。
别再让一场悲剧,成为一时的热议,过后便被遗忘。
愿这一场悲剧,不只是生命的逝去,更是我们社会良知的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