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由诗巫省华团所呈献的【中华之夜】于7月5日(星期日)晚上7时在诗巫敦端姑布章广场大舞台圆满举行。当晚的主宾为联邦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暨本会名誉顾问拿督斯里张庆信太平局绅。

诗巫省华团会长刘仁祥致词

尊敬的YB拿督斯里黄顺舸、马来西亚文化艺术旅遊部长拿督张庆信的代表,文化艺术旅遊特别事务官Agata陈丽霓、诗巫市大家长市议会主席丁永豪、诗巫议会署理主席兼BCF总筹备会主席Mr. Iskandar 及其领导的市议会团队们、各位YB,社区领袖,社团领导、全体华族同胞们,大家睌上好。
Semua kawan Malay,Iban Dan Malanau,All the gests from outside Sibu and foreign,Good evening ,you are most welcomed to “Night of Thiong Hua”. Selamat Datang.

中华文化五千年自传到海外各所在国和所在地,各以不同的形式生存和发展,我国是海外国家中保存和发展最好的,尤以砂罗越几乎是各大市镇中的通用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友族接受中华文化说华语,为他们积累了优越的就业机会。

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与本地主要友族文化部份结合的特色中华文化,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友族文化,去粗取精,创新地走向未来。

我们将在今睌这一年一度的婆罗洲文化节之中华之夜当中将展示各友族同胞参与的华族文化节目,充份体现我们在地的特色,也证明中华文明不会阻碍各族和睦与发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华族发展自己的中华文化同时,也尊重和学習友族的文化,互相参于活动,这样才能促进相互了解,和睦共处。

非常感谢市议会每年给我们展示中华文化的大平台,感谢婆罗洲文化节总筹备会主席Iskandar领导的团队的支持与安排。

特别感谢旅遊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和诗巫各位YB近几年对中华之夜的有力赞助和古励,感谢筹备会成员的努力。

感谢今睌有一批友族演员参于今睌中华之夜的演出。

更感谢现场观众的支持和棒场。

你们的支持是华团把中华之夜年年办好的最大动力。

谢谢!Terima Kasih.

巴旺阿山区议员暨本会名誉顾问YB拿督斯里黄顺舸先生致词

巴旺阿山区议员兼诗巫省华团名誉顾问拿督斯里黄顺舸指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只体现在书本上的文字或舞台上的表演,更扎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说的母语,我们吃的一顿家常饭,我们过的传统节日,都是文化的真实体现。”

他强调,文化不是个人的专属,而是一个社会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文化是社会的根,是族群的魂。一个地方可以没有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但不能没有文化的血脉延续。

他于“中华之夜”开幕礼上致词时说,婆罗洲文化节不仅属于华人,也是马来人、达雅人共同的文化盛会,是诗巫各族人民同心协力、携手打造的成果,也展现诗巫独有的多元文化和团结精神。

他称,华人社群一代又一代在诗巫这片土地上书写了耕耘,奉献了历史。

早期先贤从中国南来,怀抱着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片陌生土地上开垦荒地、创办学校、设立教会、成立社团、传承文化。

“他们虽然身在异乡,却始终不忘中华文化的根本。这种对文化的坚持与执着,正是‘中华之夜’的精神源泉。”

他指出,许多年轻人参与“中华之夜”演出,说明文化没有断层,也没有流失,而是在不断创新与融合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文化节促进族群融合包容黄顺舸指出,婆罗洲文化节与华族文化风采活动,不仅是文化的盛会,更是族群之间融合、包容与相互尊重的平台。这种文化交流不但促进各族间的理解和友谊,也帮助年轻一代更有信心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中华之夜’是展现中华儿女文化底蕴的宝贵平台。文化的保存与传承,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代代延续。

他也希望透过婆罗洲文化节华族文化风采、“中华之夜”的活动,能够让更多非华裔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彼此尊重与理解,携手为这个多元种族社会建设更加和谐与进步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华族同胞都应铭记自己的根,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发扬光大。”

 

主宾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暨本会名誉顾问YB拿督斯里张庆信太平局绅其代表 特别事务官陈丽霓 致词

首先,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让小弟我有机会与大家一同参与一年一度的婆罗洲文化节——华族文化风采“中华之夜”,共赏华族文化的精粹,分享这份属于全民的文化盛宴。

众所周知,砂拉越一直以和谐共荣的多元民族风情氛围,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动植物生态等等,在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席地位、累积良好口碑。这些与生俱来的大自然馈赠,以及民族之间不分彼此的团结精神,让砂拉越的各个领域都获得长远发展,尤其是地方旅游业更是迎来了与众不同、且生机勃勃的前景。

许多人来到砂拉越,除了赞赏这片土地富饶的生态资源、拉让江河畔风光,更是羡慕这里是文化交融、族群和谐共处的典范。不管是达雅族、华裔、巫裔同胞或是其他种族,这里的每一个节庆、每一场表演,都不只是某个族群的专属,而是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欣赏、共同骄傲的“砂拉越文化”。

2025年度的婆罗洲文化节主题为“婆罗洲之韵”(Rhythm of Borneo),这项年度活动是诗巫的文化盛事,节目编排包括中华之夜、马来马兰诺之夜、达雅之夜等等,以生动创意的方式提供参与者“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促进传统文化的永续传承。毕竟,文化不是静止的展品,而是活在一代代人的参与当中。

小弟非常荣幸受邀担任“中华之夜”的主宾,更非常欣慰看到许多年轻力量参与这项文化活动,这股年轻力量,将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最强后盾,也是文化影响力“破冰”的有力媒介,让不同种族的年轻群体透过文化交流互相学习与了解,促进团结与和谐共处精神。

此外,各个华团公会也踊跃以实际行动参与活动,展示了许多籍贯美食,让到访者们除了有机会欣赏这些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也可以购买来品尝,体验各个籍贯的美食文化,也是促进民族交流的良好平台。毕竟,访客们除了可以品尝这些民族传统美食的滋味,他们也可以借此了解一个地方、一个族群、一个文化的历史发展故事,更可以打造成旅游卖点之一。

我们的中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不只是原汁原味地传承,更不断与在地文化融合、演变,成为更有温度、更具包容性的文化样貌。从舞狮舞龙、传统舞蹈、武术,到年轻人创意十足的现代演绎,我们不但看见了传统的底蕴,也看见了文化的新生力。

各位乡亲父老兄弟姐妹们,像这样的大型文化节,不单是文化交流,更是一种推动地方经济与旅游的力量。游客、摄影师、美食爱好者、文化人……都会因为这场文化节来到诗巫,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等相关行业。

文化结合旅游,已然成为现代观光新趋势;透过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可以提升体验感、独特性以及文化内涵,更可以被视为传统文化在现代消费环境下重新爆火的“新出口”。透过旅游产品打造,传统文化更是可以被打造成地方上的特色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增长,为人民开拓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因此,小弟鼓励大家积极发掘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创新方式,保留其中的文化含义同时,配合现代趋势与审美、新媒体宣传,以及类似此次活动的节日活动推广等等渠道,完成传统文化从“观赏性”到“参与性”的跨越,让传统文化除了成为Sarawakian的民族自信之余,也是本地旅游品牌的“明星产品”之一。

在这里,小弟要向所有参与筹备的单位、幕后团队,以及每一位用心演出的朋友,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正是你们的坚持与付出,让中华文化在诗巫持续发光发热,让我们的下一代依然能感受到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最后,愿中华文化继续在婆罗洲的土地上扎根、成长,也愿各族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家园里,手牵手、心连心、共创更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暨本会名誉顾问YB拿督斯里张庆信太平局绅拨款于中华之夜晚宣布拨款5万令吉予诗巫省华团作为华团会务发展及活动基金。

众嘉宾联合进行爆球仪式,为中华之夜开启序幕!

诗巫省华团会长刘仁祥(左二)移交感谢状予主宾代表特别事务官Agata陈丽霓(左三)。

    

由诗巫颍川陈氏公会-华乐大放送

由非艺般(爱心)舞蹈工作室-迎宾舞

 

诗巫拳术健身协会-舞龙

诗巫拉让花园小学-锦绣飞舞

 

诗巫圣心华小-廿四節令鼓

 

沐膠省漳泉公會-寄明月

 

詩巫拳術健身協會-舞獅

 

SMK KAMPUNG NANGKA-歌伴樂,伊班傳統樂器演奏

詩巫大群小學-桃花笑

詩巫拉讓音樂社-最炫民族風

 

詩巫拉讓花園小學-俏阿婆與孫子

 

詩巫拳術健身協會-武術

 

詩巫黃乃裳中學-花香花漾

 

詩巫拉讓音樂社-茉莉花

 

沐膠省漳泉公會-夜泊秦淮

 

詩巫拉讓音樂社-好日子

诗巫省华团理事们与主宾在2025年婆罗洲文化节牌楼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