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众人在讲座会上合影

砂拉越彭城刘氏公会与2025年7月8日举办的【“千古龙飞地,雄豪大汉风”专题讲座】圆满结束。主讲人为中国徐州汉文化促进会会长赵明奇教授。

砂罗越彭城刘氏公会主席县议员恭福致词

刘恭福:以忠孝节义立世,刘氏宗亲各领域享成就

砂拉越彭城刘氏公会主席刘恭福县议员表示,“千古龙飞地”的徐州,与砂拉越的“新福州诗巫”,虽相隔千里,却共享著开拓进取的精神基因。从1901年刘家洙率族拓殖诗巫,到今日刘氏宗亲在工商、教育、文化领域的多元发展,刘氏子弟始终以汉文化中的忠孝节义为立世之本。

正因此,该会也在本次主办“千古龙飞地,雄豪大汉风”专题讲座,由中国徐州汉文化促进会首席顾问暨江苏师范大学赵明奇教授亲临主讲。

漢文化聯結海內外華人

他称,徐州汉文化促进会2023年访马时,即与该会达成共识,汉文化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联结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而讲座,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刘恭福是在该专题讲座开幕礼上,做出表示。

他说,公会自1978年创会以来,始终以“敦睦宗谊、弘扬祖德”为己任。从1997年参与首届世界刘氏联谊大会,到2010年承办第七届全球宗亲盛会,皆以“同族、同根、同梦想”的理念,推动中马刘氏宗亲的文化互鉴。

他指出,徐州,古称“彭城”,乃汉文化发祥之地。

中国徐州市汉文化促进会会长刘修运致词

刘修运:扩大徐州汉文化影响力,增强华侨文化认同交流

如何让汉文化焕发新生机?中国徐州汉文化促进会会长刘修运认,必须做到3个坚持,一是坚持深耕厚植,要做好文化资源的普查建档,建立完整的文化基因库;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深化理论研究,构建系统的文化体系;三是坚持开放共享,要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绘就发展新蓝图。

有鉴於此,该会也与砂彭城刘氏公会联办专题讲座,由中国著名汉学专家、徐州市汉文化促进会首席顾问暨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奇教授,以《千古龙飞地,雄豪大汉风一汉文化的形成、特点、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为当地民众深入解读徐州汉文化的精髓。

“如此,也将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扩大徐州汉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以及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和交流融合。”

刘修运是在该讲座开幕礼上,作出以上表示。

文化是民族根脈

他说,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是一个地区最深厚的底蕴。“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生长故里,中国徐州孕育了灿烂的汉文化。而赵明奇教授长期致力於徐州汉文化研究,学术造诣深厚。”

本次讲座赵教授也将通过现场课例展示,详细分析汉文化在徐州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总结徐州汉文化的特徵、内涵及六方面的历史贡献;同时针对汉文化保护与传承,提出可行性指导建议。他相信以赵教授渊博的学识、生动的讲述,将能带给大家带来深刻启发。

刘修运也很感动於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坚守。

推動漢文化爲使命

“推动汉文化传承发展,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徐州市汉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藉助资源优势,发挥专业特长,长期致力於弘扬中华好传统,传递社会正能量。也始终以文化交流、传播、推广为己任,与马来西亚各界保持密切合作。

该会在未来也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合作,让汉文化走向世界,并为世界读懂中国做出贡献。

自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开启四百年汉室基业,其“龙兴之地”的文化基因便深植华夏血脉。正如《史记》所载,刘邦之母刘媪“遇龙而孕”的传说,不仅赋子汉皇神圣出身,更将龙文化升华为政治符号,奠定了“龙的传人”这一民族认同的根基。

透視漢文化精髓

讲座主讲人赵明奇深耕汉文化研究三十馀载,不仅主编《江苏地方文化史•徐州卷》填补学术空白,更以《中国古代足球》《汉代体育》等著作,系统梳理汉文化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此次跨越重洋传经送宝,也将为大家打开一扇透视汉文化精髓的窗口。

正如赵教授曾说的,一个好的讲解员能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可感的文化滋养,刘恭福也期待该讲座能让大家在“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中,重拾汉文化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续写彭城刘氏的辉煌篇章。

砂罗越彭城刘氏公会名誉会长天猛公拿督利民致词

刘利民:秉持弘扬祖德宗风,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於“千古龙飞地,雄豪大汉风”专题讲座开幕礼上,作为主宾与会的砂彭城刘氏公会永久名誉会长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表示,砂拉越彭城刘氏公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弘扬祖德宗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宗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根之所系。而相关主题的讲座,正是推动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实践。我们透过讲座主讲人赵明奇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与会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对汉文化的精髓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悟,从中汲取智慧,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民族精神。”

深入探討漢文化形成

他说,本次主讲人,即中国著名汉学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奇教授,是以《千古龙飞地,雄豪大风一汉文化的形成、特点、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为题,带领大家深入探讨汉文化的形成、特徵、历史贡献以及当代价值。

赵明奇是徐州地方史志与汉文化研究的权威学者。不仅在中国文化史、博物馆学等领域耕耘数十年,也出版大量具影响力的著作。其足迹遍及学术与社会多个领域,他的研究也还原了真实而厚重的历史面貌,搭起了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拿督刘利民指出,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场文化盛宴,为本地华社提供了亲近汉文化、重温民族根脉的难得契机:也启发大家深入思考,汉文化当如何在当代社会继续焕发活力。

徐州乃漢文化搖籃

他也提及,中国开放後,与海外宗亲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了密切互动,也让大家更了解中华文化。而徐州汉文化促进会会长刘修运更是来访多次,也以汉文化或文物典故背景等,与大家做了多番交流。

他希望类似的主题讲座也能在本地多加举办。

尤其徐州是汉文化的摇篮,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高地。

“我们虽远在海外,却同样承载著传承中华文脉、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与使命。愿有关讲座成为我们深化认知、凝聚共识,薪火相传的新起点。”

讲座会开幕仪式

中国徐州汉文化促进会赠送纪念品予砂彭城刘氏公会。左3起为署理主席刘会福、永久名誉主席刘本武、讲座主讲人赵明奇教授、会长刘世南、永久名誉会长天猛公享督刘利民、中
国徐州市汉文化促进会会长刘修运、主席刘恭福县议员、砂彭城刘氏公会联合总会长本固鲁刘贤远、筹备会暨秘书长刘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