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转载至网络
不少女性在年过四十后,开始出现腰酸背痛、驼背、身高变矮等问题,却没意识到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特别是进入更年期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骨量流失的速度远高于男性,导致骨头变得脆弱易断。
你知道吗?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统计,女性骨折风险在50岁后急剧上升,而骨质疏松是其中的关键元凶。
骨质疏松是什么?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骨密度和骨组织质量逐渐下降的疾病,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它被称为“沉默的疾病”,因为在骨折发生前,常常没有明显症状。
常见的骨质疏松相关骨折包括:
- 脊椎骨压缩性骨折
- 髋骨骨折
- 手腕骨折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更容易骨质疏松?
女性在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雌激素本身具有保护骨密度的作用,一旦减少,骨吸收(破骨)速度会超过骨生成,进而造成骨量快速流失。
影响因素还包括:
- 家族病史
- 饮食中钙质不足
- 缺乏运动
- 抽烟与酗酒
- 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
骨质疏松的症状
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以下表现可能是警讯:
- 身高变矮(>2公分)
- 驼背
- 轻微撞击或跌倒就骨折
- 腰背持续性酸痛
骨密度检查(Bone Density Test / DEXA)
马来西亚各大医院均可进行骨密度检查(DEXA scan),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建议以下人群定期检查:
- 年龄 ≥ 50 岁的女性
- 有骨折病史者
- 更年期后未服用钙与维生素D补充剂者
中医怎么看骨质疏松?
中医认为,骨骼的强健与肾气的充足密切相关。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若肾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骨骼失养,自然易出现骨质疏松。
中医常将骨质疏松归类为:
- 肾虚型:腰膝酸软、怕冷、夜尿多
- 肝肾阴虚型:五心烦热、口干舌燥
- 脾胃虚弱型:食欲差、四肢乏力
中医治疗方式有哪些?
女性在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雌激素本身具有保护骨密度的作用,一旦减少,骨吸收(破骨)速度会超过骨生成,进而造成骨量快速流失。
影响因素还包括:
- 家族病史
- 饮食中钙质不足
- 缺乏运动
- 抽烟与酗酒
- 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
骨质疏松的症状
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以下表现可能是警讯:
- 身高变矮(>2公分)
- 驼背
- 轻微撞击或跌倒就骨折
- 腰背持续性酸痛
骨密度检查(Bone Density Test / DEXA)
马来西亚各大医院均可进行骨密度检查(DEXA scan),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建议以下人群定期检查:
- 年龄 ≥ 50 岁的女性
- 有骨折病史者
- 更年期后未服用钙与维生素D补充剂者
中医怎么看骨质疏松?
中医认为,骨骼的强健与肾气的充足密切相关。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若肾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骨骼失养,自然易出现骨质疏松。
中医常将骨质疏松归类为:
- 肾虚型:腰膝酸软、怕冷、夜尿多
- 肝肾阴虚型:五心烦热、口干舌燥
- 脾胃虚弱型:食欲差、四肢乏力
中医治疗方式有哪些?
治疗方式 | 功效 | 适用人群 |
---|---|---|
中药调理(补肾益精、养肝健脾) | 增强骨质营养、延缓退化 | 更年期女性、体质虚弱者 |
针灸 | 改善腰背酸痛、提升骨密度 | 有疼痛症状者 |
艾灸 | 温经散寒、增强血液循环 | 肾阳虚体质 |
拔罐/推拿 | 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 腰酸背痛者 |
药膳食疗 | 日常保养,增强体质 | 适合长者日常调理 |
日常营养与生活建议
✅ 饮食建议:
- 高钙食物: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沙丁鱼
- 补充维他命 D(促进钙吸收)
- 摄取足够蛋白质,支持骨结构稳定
✅ 生活方式建议:
- 每周3次中等强度负重运动(如快走、登楼梯)
- 曝晒阳光(每天10–15分钟)以帮助维D合成
- 避免烟酒
守护骨骼健康,从更年期开始
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的专利,特别是女性更年期后,更需积极面对。透过营养补充、生活方式调整与早期筛查,加上中西合璧治疗模式,可以大幅减缓骨质流失、预防骨折。
🩺 若你已超过45岁,建议尽快安排一次骨密度检查,为自己的未来多一分保障。
(文章转载自Health365 合作医疗机构 网址 https://www.health365.my/psychiatry-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