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华团活动幻灯片

文:船長

我在非政府組織(NGO)工作,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透過提呈備忘錄,讓當官的知道民間所需,“幫助”政府取得進步。 簡單來說,就是拿到了一張“內部通行證”,可以見見決策者,和他們“說說話”,“希望”他們可以解民所憂。 

有沒有效率? 以經歷來看,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 雖然效率低回報小,但也是紮紮實實的成績,而且這是在不用當決策者的情況下分工合作默默完成,符合我樂於當幕後工作者的個性。

身邊不少人對社團組織一知半解,一無所知的還會以為是政黨組織;稍有認識的就多當社團是“舌團”,管吃飯講話辦比賽就好。 NGO在背後所作的,他們沒參與到,也自然看不到,就算作出了成績,也會變成搶功勞者與決策者的成績,所以在NGO工作,也要有“無法獲得肯定”的心理準備。

當我們要辦一項慈善工作時,往往也需要借助政治人物的力量去進行協調及推動。 但在部分參與者看來,這是不妥的,他們會擔憂活動被“騎劫”,然後勸告我們保持中立,不要跟這些政治人物扯上關系。 

他們的擔憂無可厚非,畢竟這種事屢見不鮮。 但我還會耐心跟他們解釋:我們選出代議士,就是要他們為我們做工。 我們找他們關注這件事,是要他把我們的心聲帶去國會討論。  

這樣的做的目的顯而易見。 畢竟一個制度的改變,一個條例的制定可以省去NGO非常多的工作。 如:設立流浪漢收容所、設立棄嬰艙、修法杜絕童婚等等,可以解決許多的問題啊! 政府只要改一點條例,都好過NGO做十年,而這也就是我說的為何NGO總是事倍功半啊…… 

儘管解釋了,但還是有一些的志願者因為這些原因退出。 其中原因不外是他們本身是某黨黨員,要避開政黨之間的合作,而也有一部分人是覺得政治很骯髒。

其實,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的體制,就算骯髒,它還是跟我們息息相關啊! 屎尿骯髒,但我們總不能不排便吧? 這就是所謂的息息相關。

誠然,我們不需要崇拜政治人物,但也不需要覺得政治人物很肮髒我們就離他們遠遠的,我們該做的是監督他們,“鞭策”他們工作,我們不只不要遠離他們,更要常常找他們。

我本身也有非常明顯的政治傾向,但我不會因為政治理念不合,遠離不喜歡的執政黨以及政治人物。

如果要等到你支持的政黨上位才做事,那萬一他們一直都執政不了呢? 也正因為充滿着不確定,所以取得“通行證”,善用“通行證”也是一種促進國家進步的好辦法呢!

圖源:Illustration: Ratna Sagar Shrestha/THT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