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美芳
在2022年第15屆全國大選中,已被選民全面唾棄,甚至失去競選按柜金的前首相馬哈迪,儘管政途陷入了窮途末路的泥沼,今天仍然喋喋不休地利用骨子裡殘存的種族主義思維,企圖撕裂馬來西亞多元社會的和諧!
他最近發表的“商場只見中文招牌”言論,顯然是希望挑動馬來人的敏感神經,壓榨殘餘的政治價值,繼續為其孩子的政途鋪路。
作為一個年近百歲的高齡前政治領袖,兩度擔任首相,在馬來西亞位高權重,卻在晚年時期缺乏自知之明,以為人民會買單,而事實無疑讓他失望了!
除了廣大網民作出嚴厲的批評,心懷多元社會的政黨也對他給予痛擊,連以往的親密戰友馬華領袖,也無視他的存在,迂迴的作出“反擊”,說明了馬哈迪式的種族思維已如日薄西山,再也無法掀起一絲波瀾。
其實早在1970年,由他撰寫的《馬來人的困境》一書,就釋放出強烈的種族思維,甚至因而曾被巫統開除。
1981年擔任首相之後,在他領導下的22年期間,馬來西亞種族性的政策與種族主義的氛圍日益嚴重。這局勢的形成,馬哈迪難辭其咎,或者說,他就是幕後的主要推手之一。
1987年援引內安法令,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逮捕扣押107名政黨領袖、華教份子及宗教人士,背後即存在馬哈迪推動的議程。
1999年全國大選之前,馬哈迪迫於無奈接受了“華團大訴求”,選舉過後翻臉展開“秋後算賬”,將華團領導人比喻為“共產黨”,這是他在政治史中另一個充滿種族性爭議,且反覆無常的表現。
事實上,2020年的喜來登事變以及後門政府,背後亦存著馬哈迪的影子。他機關算盡,卻落得滿身污名,一無所有。2022年國會選舉,他創辦的祖國行動陣線全軍覆沒,是人民拒絕他的最具體行動。
“商場只見中文招牌”的言論,引起極大的反彈,證明了這個英雄遲暮的政客,其所屬的政治時代已完全終結,而他的所做所為,再也難以說服人民。
馬哈迪時代的謝幕,也明確顯示了馬來西亞正步向多元復甦的道路,且人民對毫無建樹的3R課題感到厭煩。而這道改革的光芒,會隨著人民獨立思考能力的逐漸成熟,也將會越來越明亮,並將馬來西亞推向更先進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