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轉載至網絡
文/朱美芳
西馬蒲種天然氣輸送管爆炸,驚擾了國人“歲月靜好”的美夢,原來災難,隨時會因著人為的疏忽而降臨!
面對如此嚴重的災難,團結政府猶如新手上路,自然在災害處理方面,遭受民意的責難。
姑且不談反彈的聲浪,是否存在政治黑手的操控,但爆炸案發生後所引發的種種問題,遠不止是如何妥善救災並援助受災家庭,更重要的是,當中所蘊含的重大整治行動。
爆炸案之所以發生,某些環節出現疏忽,是無庸置疑的。政府相關部門務必找出問題的癥結,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避免歷史重演,尤其在各部門與單位之間的行政與利益或存在矛盾的情況下。
與此同時,重新修訂更嚴謹的安全作業系統,加強國內現有的天然氣輸送管的檢查,更應該優先獲得重視,以安民心。
砂拉越政府宣佈設立“專用安全走廊”,作為天然氣風險管控措施的一部分,以降低氣體洩漏或爆炸的潛在危險,確保公共安全,這是值得大力支持的。
作為國內重要的天然氣生產與大量使用的地區,砂拉越所需展開的行動,須比政策的制定做得更多,並延伸至大小領域,例如使用已久的民宅天然氣輸送管的大檢修等。
隨著天災愈加頻繁發生,諸如緬泰突如其來的地震,既然馬來西亞已被鑒定非地震白區,政府有必要更新防震、防災的措施與政策,並擴大對現有高樓與建築的重新檢測。
曼谷高樓的倒塌,應該讓我們引以為鑒,更認真執行並嚴打偷工減料的不負責任行為,將國內建築的結構,推至更高的層次。
另一方面,我國的教育體系,是時候納入更多災難應對的知識和技能,讓人人皆擁有基本災害處理能力,以在突發狀況之際,發揮救人自助的作用。
培養有素質,有道德的公民,也是減少社會冷漠現象,同時抑制功利主義抬頭的有效方法,從而打造正面且健康的全民社會!